台湾女优 本科生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知名刊物发表论文

发布人:张玉琦

近日,台湾女优 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《中国科学:生命科学》杂志(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、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知名刊物)发表题为《mtDNA-cGAS-STING通路: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机制》的综述文章。

文章第一作者为台湾女优 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何冠霖同学,2023级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黄泽波同学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,论文指导老师及通讯作者为卢广副教授

论文链接:

//engine.scichina.com/doi/10.1360/SSV-2025-0049

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’s disease,AD),又称为老年痴呆症,是常见的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,患者常伴随进行性记忆丧失与认知障碍。随着病情恶化,患者逐步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,给家庭成员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。目前,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主要集中在症状缓解,而可选用的药物种类相对有限。因此,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成为突破治疗瓶颈的关键。神经炎症被认为是AD的关键致病机制。研究表明,随着年龄的增长,神经炎症逐渐加剧,最终导致神经元功能受损以及神经元的丧失。针对神经炎症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当前AD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。

作为细胞的关键能量供应源,线粒体确保了神经元的正常功能,其功能障碍通常在AD发生之前出现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参与神经炎症的发生。在AD患者的脑组织中,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线粒体DNA(mitochondrial DNA,mtDNA)的泄漏。这些泄漏的mtDNA能够被细胞内的DNA感受器cGAS所识别,进而激活细胞内的固有免疫通路cGAS-STING通路,最终引发神经炎症反应。重要的是,在多种模式生物中发现,靶向mtDNA-cGAS-STING信号通路可有效抑制神经炎症,从而改善或延缓AD的进程。这些研究提示mtDNA-cGAS-STING通路可能是治疗AD的一个重要新型靶点。

本综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mtDNA-cGAS-STING通路在AD中参与神经炎症的机制,并总结了针对该通路的AD治疗研究进展。该综述对AD发病机制的深度解析有望为AD的治疗拓宽视野,为推进相关靶向药物的临床转化奠定重要的基础。